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将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与酒店专业英语课程、课次、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形成协同效应。引导和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辩证的思想学习、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和自我德育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合格人才。
课程思政是指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充分发挥酒,专业英语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在酒店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课次、课堂思政教育来引导和教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和辩证的思想学习,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学生既具有出色的英语专业技能,又有积极向上的三观,把学生培养成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坚定文化自信的现代化合格人才。
酒店专业英语是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始进行专业技能类语言培训,总共四个学期理论加实训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前台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商务中心、酒店管理和介绍五个部分。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酒店专业英语这门课程要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酒店英语听说能力的知识目标,培养学生在酒店一线工作岗位完成英语对客服务工作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性竞争意识、善于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的素质目标。除了上述三个教学常态目标外,在酒店专业英语的教学中还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
职业素养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酒店人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基于酒店管理专业岗位特色,酒店专业的学生在未来岗位上进行英语对客服务的时候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而是企业乃至国家的形象,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的精神与酒店英语教学有机结合非常必要[2]。工匠精神是指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它体现在酒店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中,更体现在掌握英语技能之后的对客服务中。文化自信是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我们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形式融入酒店英语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
作者简介:胡宝菊(1978—),女,广东清远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