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低是造成酒店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基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432名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酒店工作本身、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社会环境4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策略措施。
作者简介:綦恩周(1981—),男,博士,副教授;
引言
酒店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和服务人才。然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低和酒店行业高素质人才短缺的矛盾长期存在,酒店劳动力市场严重的供需失衡现象一直得不到有效改善。究其原因,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行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认同度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截至2020年,全国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共计747所,其中高职院校588所,招生5万多人[1]。高职院校已经成为酒店行业专业人才供给的主要来源。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职业认同,成为解决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流失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职业认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期,是个体对其所从事的职业的一种主观肯定性评价,是人们从内心对某一职业产生认同并愿意长期从事该职业的心理感受,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整体评价[2]。Meijers[3]认为,职业认同是个体将自身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与某一职业进行匹配并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及自我体验的过程,随个体成长和社会学习过程不断发生变化。职业认同往往伴有积极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从业意愿、工作时长、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历程。因此,职业认同是关乎学生未来是否留在酒店行业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理应引起酒店行业企业和酒店管理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长期以来,职教领域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职业能力、职业技能提升等领域,较少关注对学生职业认同的研究。因此,本文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其职业认同水平,归纳出影响职业认同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水平的策略措施,以期为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酒店留职意愿提供帮助。
文献综述
欧阳卫[4]较早关注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问题,通过对江西某职业学院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饭店行业工作的职业认同和社会地位评价较低,并提出了增加工作体验、发挥教师示范效应、在课程设计上培养学生职业意识等对策。吴素君等[5]认为,社会职业等级观念、酒店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学校教育缺失问题、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造成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职业认同感低。黄燕[6]分析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不同阶段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变化,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对酒店行业的喜爱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特点。田佳[7]研究发现,组织文化、工作胜任、前景感知等因素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其留职意向。王洋[8]通过对三亚星级酒店的调查,提出实行人性化管理、进行工学结合模式的融合等对策建议,借以提高员工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学生的职业认同研究正逐步引起学者的重视,研究主要集中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变迁、与工作满意度和留职意愿的关系、促进策略等,进而提出提升学生对酒店工作职业认同的具体对策。
2 实证分析
2.1 调研对象
本文选取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共发放480份,最终获得43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0.0%。
2.2 变量测量
调查问卷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统计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级、入学方式、学习成绩、家庭经济情况、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原因、实习情况等;第二部分测量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情况,采用官海明[9]编制的《酒店一线服务人员职业认同量表》,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了适当修改,共10个测量题目;第三部分测量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共25个测量条目。问卷采用Likert 5级量表进行测量,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
2.3 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采用SPSS 22.0软件对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职业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49、0.942,表明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较高,信度较好。KMO和Barlett球形检验发现,两者的KMO值分别为0.932和0.942,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的概率均为0.000,说明效度较好,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总体职业认同水平
问卷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平均得分为3.27,高于中位数3,表明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总体较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2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的职业认同水平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的职业认同情况如表2所示。
从性别来看,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男生的职业认同(均值为3.40)略高于女生(均值为3.24),但在统计学上,男女生的职业认同并无显著差异(t=1.506,P=0.135)。
从年级来看,大一到大三,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职业认同程度逐步降低(均值分别为3.32、3.26、3.25),但三者不存在显著差异(F=0.256,P=0.774)。
从入学方式看,自主招生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职业认同最高(均值为3.35),其次是高考统招(均值为3.27),最低的是中高职衔接(均值为3.21),但三者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F=0.651,P=0.522)。
从学习成绩、家庭经济情况看,不同学习成绩、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职业认同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F=2.070,P=0.127;家庭经济情况:F=1.243,P=0.290)。
从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原因看,不同报考方式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18.544,P=0.000)。自主选择报考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酒店行业的职业认同最高(均值为3.45),人数也最多,其次是父母和教师推荐(均值为3.01),最低的是专业调剂(均值为2.98)。自主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正是对酒店工作的职业认同较高,才会自主选择报考并就读该专业。而被调剂专业的考生第一志愿选择的并不是酒店管理专业,很大程度上是“被迫”到该专业就读,对酒店工作的认同感低就不难理解了。
从酒店实习时间看,无论学生是否已经在酒店实习3个月,其对酒店行业的职业认同没有显著差异(t=0.900,P=0.369)。
3.3 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按照原始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4个公因子,其所解释的方差占整个方差的68.310%,从第5个因子开始,各因子的特征值都小于1,表明这4个公因子(F1、F2、F3、F4)已经足够描述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因子分析总方差解释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通过分析,本文将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归纳为4个公因子,具体如下。
公因子F1:包括工资薪酬、福利保障、发展空间、同事关系、领导风格、工作压力、工作稳定性、工作成就感,主要是与酒店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将其命名为酒店工作本身因素。
公因子F2:包括专业教育、实习安排、技能训练、师资力量,主要是与学校专业教育有关的因素,将其命名为学校教育因素。
公因子F3:包括兴趣爱好、家人支持、个人性格、专业对口,主要是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因素,将其命名为学生自身因素。
公因子F4:包括社会地位、他人评价、社会认可,主要是与社会环境有关的因素,将其命名为社会环境因素。
由此,本文将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归纳为酒店工作本身、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社会环境4个方面的内容。
4 讨论与结论
4.1 学生职业认同总体水平
实证结果显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工作的职业认同均值为3.27,位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现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工作的总体认同处于较高水平,但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酒店行业的留职率较低现状相吻合。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对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储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不同性别、年级、入学方式、学习成绩、家庭经济情况、酒店实习时间的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从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原因看,不同报考方式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专业调剂、父母和教师推荐,自主选择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多考虑了自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是否与酒店行业相匹配,因而职业认同水平较高。
4.2 学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将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的因素归纳为酒店工作本身、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社会环境4个方面。
第一,酒店的工资福利、上下级关系、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发展前景和职位提升空间等酒店工作本身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是否会留在酒店行业继续发展。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离开酒店到其他行业任职,与酒店工作薪资低、工作辛苦、加班时间长、上下级关系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师资力量配备、职业能力培养等体现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因素,也会影响学生的职业认同。很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访谈时表示顶岗实习对其职业认同有较大的影响,希望在实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性而并非任由酒店、学校进行强制性安排,部分学生认为实习时工资较低,因此实习结束就不再从事酒店工作,导致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第三,个人兴趣爱好、性格、家人支持等与学生自身有关的因素,也会影响其对酒店工作的职业认同水平,影响其是否选择在酒店行业就业。作为出生在21世纪的新一代年轻群体,其就业的出发点同以往“80后”“90后”有明显差别。一方面,他们个性突出,自我中心意识强,重视工作与自身性格、兴趣的匹配,希望到酒店工作展现自身的能力,迎接工作的挑战;另一方面,其到酒店工作又受到家庭支持与否的制约,二者的博弈,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水平,决定其实习或毕业后是否继续从事酒店行业工作。
第四,社会传统观念对酒店工作的评价和认可,仍然是影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是否选择在本行业就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酒店工作的服务性特点不被社会所认可,一些偏见、负面评价仍然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选择在酒店工作造成影响,需要转变社会传统观念,在全社会营造对待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服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对其的认可度。
4.3 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水平的对策建议
对酒店企业而言,酒店的管理者必须真正关心关爱员工,建设融洽的组织工作氛围,改善工作环境,提高酒店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服务员、实习生的薪酬待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拓宽职业晋升渠道,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培养力度,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发展愿景的营造,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对酒店工作的认同。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塑造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增强酒店工作的信心和归属感,加强对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从一线服务岗位做起,培养自己对酒店行业的热爱,真正将酒店工作作为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酒店具体岗位的实践锻炼中加深对酒店工作的职业认同感。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需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择业的指导和引导,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在顶岗实习时与合作实习企业进行良好沟通协调,尽量满足学生在实习期间的需求,为学生制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将酒店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活动作为提升学生职业认同的重要活动和载体,培养学生对从事酒店服务工作的热爱和认同,避免学生出现“实习结束就不再从事酒店行业”的现象。
在社会环境方面,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酒店员工的合法权益,在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提高酒店行业地位和声望,提高酒店从业人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改变社会传统观念的偏见,使酒店服务工作真正成为职业认同度高、令人向往的职业。